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全国青少年研究专家共话城市化与青年发展
查看:114   

12月22-24日,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在京召开"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青年发展"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青少年研究所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城市化进程中的青年发展、职场青年的社会心态、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现代化背景下青年的社会伦理教育、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共青团组织的职能创新、城市文化与青年文化的互动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院长梁绿琦致开幕词,北京青少年研究所所长余逸群主持开幕式。梁绿琦说,青年研究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希望为各界的青少年研究专家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促进相关研究的发展。此次会议的主题"城市化进程中的青年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话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青年的职业行为和生活方式都与过去有了显著的不同,他们的需求和组织形态也相应地发生着变化。这一切都需要青年研究工作者开展结合实践发展的理论研究。
随后进行的理论研讨共分为三个阶段,先后有9位专家进行专题发言。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黄志坚教授认为,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年在我国的城镇化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长期受到忽视和不公正的待遇。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对对进城农村青年的人文关怀,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与市民化开始,把人文关怀制度化。
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所长张华教授介绍了她针对山东省制造业和第三产业职场青年所开展的一次调研。调研从生存状态、社会心理、未来预期三个方面进行,发现这些青年尽管整体上收入偏低、生活压力偏大,但多数接受目前的生活状态并对未来持乐观的态度,对国家政权和政府的行政能力表示信任,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基本认可。
黑龙江青少年研究所所长宋国力研究员认为,在研究城市化中的青年的同时,也要关注对农村留守青年的政策支持。
杭州市团校校长钱永祥教授介绍了他们所开展的一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调研,认为目前浙江的新生代农民工尽管收入不高、职业稳定性较差、人际交往相对狭窄、文化生活较为单调,但普遍对就业和发展充满信心。为推进他们融入城市,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教育和住房的投入、落实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并充分发挥输出地及同乡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民精神与素质研究中心主任孙抱弘研究员从城市化所带来的社会生活变化入手,认为在现代的陌生人社会中,应该突破传统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发展出伦理生活的第三元。只有这样才能通过社会伦理教育而将理想教育和道德教育落到实处,在青年中培养实行现代社会的理性精神。
广州穗港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涂敏霞副研究员探讨了城市化背景下青年出现的一些新特点,即公民意识和权利意识在不断提升,既追求即时性的满足、"活在当下",又追求非功利的精神生活。面对这种变化,共青团组织应该以青年成长发展为导向,形成以青年为本的服务体系,并创新组织建设模式,通过有效的载体传导和弘扬主流价值观,实现其引导青年的使命。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的沈杰研究员认为城市化作为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突出的文化意义,青年文化在一定意义上是伴随城市化而出现的。青年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不适应的问题,而城市也同样面临怎样整合青年的问题,这一切都为当代的青年研究提供了极好的生长点。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的刘宏森研究员关注城市文化与青年文化的互动,他指出,城市文化哺育和滋养了青年文化,青年文化则在反哺和促进城市文化。但我们目前的青年文化创新力明显不够,对城市文化的反哺不够,究其原因,在于文化传承的断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偏狭理解。需要努力接续城市的文化传统,通过教育实现青年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发展。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邓希泉副教授认为,城市化的最大受益者是青年群体,但中国的城市化也极大地促进了青年群体的分层和分裂,使进城务工青年成为新的城市底层。如何缓解分裂,把更多的青年吸纳到社会的中间层,对社会稳定是重要的问题。
最后,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周永源作总结讲话,对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表示感谢。
据青少所介绍,本次研讨会是继2011年5月举办的"青少年研究队伍的代际更替与青少年研究的发展"理论研讨会之后,北京青少所利用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经费支持召开的第二届青少年研究专题学术研讨会。与专家认为,这样规模与形式的研讨会效果很好,与会学者可以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深入的交流和研讨,在思想的激情碰撞中引发新的思考火花。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279次访问,全刊已有13866676次访问